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房企減倉三四線,縣級市為賣地拼了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為推進賣地,福州代管的一縣級市修改了賣地條件。


4 月 28 日,福州福清市將舉行今年第一次土拍。日前,福清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土拍補充公告,4 宗涉宅用地取消了原定的 " 競買人必須具有房地產開發資質 " 的條件。根據拍地規則,上述四宗地開發建成後將被政府回購。

時代財經以咨詢者身份致電福清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,相關人士稱,拍地時競買人不需要具備房地產開發資質,但後續開發建設住宅時必須具備。比如自然人也可以參拍、競得土地,但後續要成立具備相關資質的公司。


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盧文曦稱,這意味著土拍參與主體受限更小、更多元化,土地市場能更公開、更廣泛地接受有需求的人的投資。也或許是土地推介時有自然人表達了參拍意願,相關規則為此做出對應改變。

事實上,自然人購買土地並非新鮮事,此前多座城市均有類似案例。不過,受房地產行業整體下行影響,今年以來,土地市場同樣不景氣,財政部數據顯示,今年一季度,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 8728 億元,同比下降 27%。在此背景下,地方政府或承受一定的賣地壓力。

一、自然人爭相買地

4 月 8 日,福清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 2023 年第一次土地出讓公告,推出 5 宗涉宅用地,總面積約 19. 30 萬平方米,總起拍價 7.94 億元,其中 01-04 號地為整體回購地塊。

公告顯示,上述四宗回購地塊將采用 " 限地價、搖號 " 方式拍賣,01 號地最高限價為 8100 萬元,02 號為 37400 萬元,03 號為 33400 萬元,04 號為 16900 萬元,按 " 價高者得 " 原則確定競得人。報價達到最高限價後,願意接受最高限價的競買人通過搖號確定土地歸屬。土地出讓金分兩次繳納,即成交之日起 10 個工作日內繳納總價款的 50%、75 日內繳納剩余的 50%。

四宗地的回購面積分別為 01 號地 13.25 萬平方米、02 號地 12. 93 萬平方米、03 號地 10.99 萬平方米、04 號地 7.35 萬平方米。4 月 12 日發布的補充公告將 01 號地塊的回購價提高至 4150 元 / 平方米,其余三宗地的回購價仍為 4000 元 / 平方米。


上述福清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人士稱,01~04 號地將建安置房,建成後由地方城投回購,競得人要在簽訂《拍賣成交確認書》後 10 個工作日內與福清市城投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訂《配建回購協議書》。至於為何修改參拍主體的資質要求,是因為有意願參拍的主體很多、要競爭溢價,但部分人受資質條件所限不能報名,故補充做出修改。" 後續建設時一定要具備相關資質,參拍條件修改並不違規。" 由此看,或有自然人在此次土拍中拿地。

自然人競拍土地並非沒有先例。近年來,無論是競爭激烈的一線城市,還是三四線城市,都曾有自然人參與土拍並成功奪地。

今年 1 月,河南民權縣推出城區 3 塊宅地,其中兩塊 2.05 畝的微型地塊均被自然人競得,一宗被 5 名自然人聯合競得,另一宗被 1 名自然人單獨競得。兩宗地競爭都較激烈,競價超過 20 輪,成交溢價率也都超過了 100%,最終成交價分別為 464 萬元、497 萬元。


2022 年 12 月 28 日,河南省禹州市出讓 1 宗 55.79 畝的宅地,一名自然人以起拍價 1.02 億元競得;2021 年 10 月 20 日,廣西南寧市武鳴區一宗土地被自然人以 1.8 億元拿下;2020 年 7 月的一場土拍中,浙江湖州安吉、麗水南城的地塊均被自然人競得,成交價分別為 0.68 億元、0.58 億元。

在一線城市廣州的土地市場,也不乏自然人的身影。2017 年 3 月,某劉姓自然人擊敗金地、招商、萬科等房企,以 1.4 億元拿下廣州增城荔城街地塊。

而早在 2012 年,一位李姓自然人以 5.26 億元拿下天河區黃埔大道堅紅化工廠住宅用地,是廣州首次由自然人拍下土地。據媒體彼時報道,該李姓自然人與佳兆業集團有長期合作關系,故佳兆業集團參與並主導了此項目的後續建設。時代財經查詢發現,該項目為佳兆業 1 號,佳兆業借此成為首個進駐廣州金融城的開發商。

二、房企減倉三四線

福清是福建省福州市下轄縣級市,從近兩年數據看,福清的土地收入連續下降:2021 年賣了 23 宗地,出讓面積約 1082.65 畝,收入 75.67 億元,同比 2020 年下跌 25.5%;2022 年出讓 56 宗地、面積 3304.97 畝,成交總額 75.82 億元,與 2021 年基本持平。

近兩年,地產銷售端疲軟,尤其是部分民營房企遭遇流動性危機,房企在土地端的投資隨之下降。據財政部數據,2022 年土地出讓收入 66854 億元,同比下降 23.3%。而據中指研究院相關數據,目前房企拿地意願並未明顯轉強。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54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16 秒